本港每七人就有一人受膀胱過度活躍症症狀困擾[1],雖此症頗為常見,但早前有機構進行研究,發現竟有逾半港人表示未聽過此症[2]。傅錦峰醫生表示,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可能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此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本港約有七成患者是原發性,病因未明,其餘則是繼發性,即與尿道炎、前列腺增生或脊髓受傷等有關。
嚴重影響生活質素和情緒健康
如廁頻密、尿急和失禁等症狀雖不致命,卻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令患者在工作、睡眠、性生活和人際關係等方面均出現問題。不僅如此,患者的情緒健康亦受影響,在工作場所,患者頻頻上廁,或備受同事和上司的目光;面對失禁問題,欲與家人朋友傾談卻感到尷尬和難以啟齒;由於種種病徵而限制自己的日常活動,缺乏社交生活亦令整體生活質素下降。
膀胱過度活躍症的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失禁、夜尿多等,由於症狀與大部分泌尿疾病相若,醫生會進行多項測試以區分兩者並作診斷。醫生一般會先建議求醫者使用小便日記和填寫膀胱過度活躍症症狀OABSS評分表(http://www.holdontomore.hk/test.php),如仍未能區分,求醫者則需接受膀胱動力測試。膀胱動力測試是透過注入消毒清水至膀胱,模仿腎臟製尿的情況,以測試膀胱的壓力變化。
藥物是治療關鍵
當確診為膀胱過度活躍症後,傅錦峰醫生表示,會因應疾病的嚴重性來決定治療方案。如屬輕微患者,醫生會建議患者多進行膀胱訓練運動,透過訓練括約肌以減少漏尿情況;中度或嚴重者則主要透過服藥來改善情況,如服藥效果未如理想,才建議接受藥物注射或手術治療。
傅錦峰醫生說:「藥物治療方面,主要有傳統藥物『抗乙醯膽鹼劑』和較新型藥物『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前者副作用包括口乾、視力模糊等,並不適合青光眼患者,更有不少患者因受不了副作用而選擇放棄治療。後者的藥理作用與傳統藥物有所不同,較新型藥物(例如:米拉貝隆)不僅有效地放鬆膀胱肌肉和提升患者膀胱儲尿功能,其口乾等副作用亦較傳統藥物大大減少,青光眼和急性尿滯留患者均可放心使用。當患者的膀胱肌肉得到有效放鬆,出現突發性尿急甚至失禁的情況大大減少,患者就無需再使用尿墊,生活質素亦得以提升。」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傅錦峰表示,透過進行膀胱訓練運動和藥物治療,大多數膀胱過度活躍症患者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病例分享
一名中年的父親,十多年來常感到小腹痛、尿頻,晚間更有失禁情況。患者求醫接受膀胱和腎臟檢查均未發現異樣,直到接受膀胱動力測試才發現患有膀胱過度活躍症,每小時不正常地收縮一次引致腹痛,幸而其後接受藥物治療,情況才得以大幅改善。
資料來源:
1. Chan CK, et al. 2010 HK OAB Survey. ICS 000377
2. 2018 OAB Awareness Survey Results: Awareness
2022-09-16
2022-05-30
2021-03-25
2021-06-16
2020-07-03
2019-07-15
2019-12-21
2019-05-01
2019-02-04
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