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一:79歲的男患者
最近一位79歲的男患者覆診,他因為心跳不規則在2013年求診,當時的24小時心跳監察儀(Holter)檢查,發現他只是比較多發源自心房的早搏,情況並不嚴重,所以便為他處方一種低劑量的減慢心跳血壓藥,患者亦感覺症狀有所紓緩,但那時已預先知會他,將來容易發展成心房纖顫。
隨後患者病況維持穩定,但從去年中患者血壓慢慢升高,要增加血壓藥的服用分量。他在最近一次覆診時提到心跳經常紊亂,檢查後發現他心跳完全沒有規律,不過當時並未有症狀,於是使用手提式心跳監察器,通過程式在手提電話證實他正處在心房纖顫的情況中,由於他的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年齡、糖尿病(見表一)得分超過三分,便馬上建議他服用新一代薄血藥以減低併發中風的風險。接着為他裝上24小時心跳監察儀,發現他三小時後心跳回復正常,但一天內再有兩次心房纖顫,各維持一小時(見圖二),便加多一種有助減少心房纖顫密度的心律不正藥物。
風險因素 |
得分 |
心臟衰竭 |
+1 |
高血壓 |
+1 |
年齡超過75歲 |
+2 |
糖尿病 |
+1 |
中風史 |
+2 |
血管疾病 |
+1 |
年齡界乎65至74歲 |
+1 |
女性 |
+1 |
總分 |
0-9 |
個案二:68歲的男患者
2015年有一位68歲男士入院做簡單的骨科手術,他患有血壓高正在接受藥物治療,入院後為他做了心電圖,發現他患上心房纖顫,於是骨科醫生轉介他給心臟科,看看他適不適合接受腳部傷口清理及消毒手術。
那位男士沒有什麼症狀、日常生活也沒有任何困難或障礙,於是便先讓他進行手術,準備手術後才安排其他檢查並建議開始服用薄血藥。手術很快地順利完成,患者第二天已經可以下床運動,心電圖還顯示他的心房纖顫自然回復規律,患者覺得心臟方面無需再跟進。
但無法置信的是第三天一大清早,護士在巡房時發現他突然不醒人事躺在床上,臨床症狀為急性中風,於是馬上為他進行腦部磁力共振造影檢查,證實他的腦部一條主要動脈栓塞,形成大面積中風,估計是因陣發性心房纖顫使得心耳的血塊流出並阻塞腦血管所引起,患者因此陷入深度昏迷入住深切治療部四個星期,由於大面積腦細胞受損導致腦水腫,同時併發腦內壓力超標而差點死亡,經過三個多月治療才勉強可以靠輪椅代步。這個病例提醒我,從此以後一旦發現患者患上心房纖顫便要幫他計算中風風險,如果患者需要及同意服用薄血藥便馬上處方合適的藥物!
(表一、圖二由洪裕德醫生提供)
洪裕德醫生
心臟科專科
2022-09-16
2022-05-30
2021-03-25
2021-06-16
2020-07-03
2019-07-15
2019-12-21
2019-05-01
2019-02-04
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