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身心症?一般人多會以為身心症是情緒問題加重或誘發身體上的病症,因此忽略了身體病症的嚴重性。事實上這是一個心理、生理相互影響的病症,一旦確診就必須雙管齊下接受身心兩方面的治療。
坊間普遍認為身心病是「由心理影響生理」,心臟科專科李楚山醫生表示,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通常身心病患者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患者本身有生理上,久病令他產生心理上的作用,心理、生理互相影響下加劇了生理上的病情;比如一個人患冠心病,長期的病痛令他精神緊張,時間久了就算沒病發也會認為自己有異,而過分的擔心亦會令心臟病症狀更易出現;第二種患者是原本沒有任何生理上的問題,純粹因心理作祟而衍生生理徵狀,比如患者有抑鬱症、焦慮症,因而整天都覺得心跳不正常、頭痛不適。臨床所見這類的病人並非少數,有國際研究顯示10個求診的患者中,有三個查無病因,這三成的患者很可能是身心症患者,當中又以女士居多。
心病處理不善誘發身體症狀
我們都知道情緒緊張、壓力過大會令身體出現不適,其中和腦部神經物質有關,當一個人緊張壓力大時就會刺激神經系統,令血管收縮、心跳加快,甚至荷爾蒙失調、腎上腺素上升從而影響心跳和血管的運作,波及內分泌系統,最終透過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胺、多巴胺等表達出來,當這些物質失衡時就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從而令病症發生。因此患有廣泛焦慮症的人士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十分普遍,頭痛頭暈、氣喘、心痛、周身癢痛、感覺蟲爬皮膚,有人會覺得疲累、腸胃不適、肚痛,這些都是身心症常衍發的徵狀。
李楚山醫生指出,若患者心理長時間得不到妥善的治療,會對心臟、血管或其他器官造成生理上的影響。曾有研究發現,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患者較容易心臟病發,出現心臟病的機率亦不低於三高患者。理論上經常焦慮抑鬱確實會影響內分泌或神經系統,血管長期受到刺激也會不正常收縮,增加心血管病的罹患機率。建議一旦確診為精神上的疾病,應同時尋求心臟科醫生的協助及跟進。
身心病治療需雙管齊下同步進行
治療方面則會分頭並進,首先處理生理上的不適,例如頭痛者開立頭痛藥、腸胃不適者處方腸胃藥。除了生理上的病痛外,還需要考慮患者心理上的疾病,若有焦慮、抑鬱病症應處方精神方面的藥物,臨床所見若未妥善處理心病,大部分患者生理上的病症都會復發。至於焦慮症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在毫無先兆下出現類似心臟病的症狀,怎樣分辨它與真正心臟病發的區別?對此醫生會從病歷、臨床的基本檢查來識別,該名患者是否真的心臟病發。若排除了生理上的疾病,便會建議患者適時做些減壓的活動,或者根據患者狀況提供相應的心理治療,必要時就要以藥物治療生理上的徵狀和情緒問題。
心臟科專科李楚山醫生表示,若身心症患者長時間得不到妥善的治療,會對心臟、血管或其他器官造成影響。
2024-09-07
2024-09-05
2022-09-16
2022-05-30
2021-03-25
2021-06-16
2020-07-03
2019-07-15
2019-12-21
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