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肝護脾胃 認識春季養生
來源: 《健康創富》    作者: 健康創富    發布時間: 2021-03-29 09:56    1032 次瀏覽





春據陽初升氣候處於轉季之時,氣溫多變忽冷忽熱,因此要特別注意衣着,使身體對寒熱轉變有適當的調節。萬物萌發的春季對應人體的肝,而肝屬木,時值春季怎樣養肝養生?


運動有助陽氣生發改善代謝

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所以早春宜保暖,衣服漸減,不可頓減,以防天氣突變受寒。加上春季是外感高峰期,稍一不慎便會容易生病。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羅惠銀表示,春季人們常會出現「春困」,表現為情緒不穩、精神不振及困乏嗜睡,此等症狀可以透過運動來消除,例如散步、遠足、慢跑、保健操等。透過運動有助陽氣的生發,改善身體新陳代謝、調和氣血及增強血液循環等。中醫學認為「久臥傷氣」,故此不可貪睡。我們還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切忌情緒鬱悶,憤然惱怒,怒則傷肝。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主升發、疏泄,與春相應。在春季萌發、生長。元代養生家丘處機在《攝生消息論》中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酸味入肝,其性收斂,過食酸味,會使肝功能偏亢,不利於春天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泄,而且也容易損傷脾胃功能,故春季宜少食酸味,增加甘味以補益脾氣,保護脾胃功能。加上春季濕氣重,濕易困脾,容易令人疲倦乏力、嗜睡,因此生冷黏膩食物也不宜多食。以下推薦兩款春季食療以供參考:

白玉豬肉湯 (分量適合2至3人食用)

材料:豬肉500克、白茅根50克、玉米鬚50克、紅棗8枚、鹽適量。

做法:將所有食材洗淨,豬肉氽水。白茅根,玉米鬚放入紗布袋中,紅棗去核,把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適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1小時,加入適量鹽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參考出處:《國醫大師的養生湯》、《四季養生》。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