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應嚴防糖尿腎病
來源: 《健康創富》    作者: 健康創富    發布時間: 2022-09-16 11:10    1335 次瀏覽


糖尿病在香港並不罕見,平均每
10人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1,很多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而衍生諸多併發症,當中約三至四成糖尿病患者併發糖尿腎病2,而亞洲接近一半洗腎個案與糖尿病有關3。歸根究柢,都市人缺乏運動、嗜吃高熱量食物、多油高鹽高糖的飲食是引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元兇之一。要遠離糖尿腎病乃至洗腎,控制血糖是秉要執本的第一步。

尿有泡等於糖尿腎病?無聲疾病悄然而來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丘思欣醫生解釋,血糖過高會增加體內糖基化終產物。這些糖基化終產物會破壞腎臟,是身體的有害代謝物,長遠可能導致腎組織發炎和纖維化。另一方面,血糖和血壓不受控也會令腎小球壓力上升,損害腎臟的過濾能力,從而減弱腎功能。若長期未有正視問題,慢性腎衰竭隨時偷襲,嚴重者從此要接受洗腎治療,影響深遠。

可怕的是,糖尿腎病早期沒有明顯病徵。很多患者發現小便有泡、腳腫、氣促、易累、貧血而檢查時,慢性腎衰竭已演進至不可逆轉的程度。小便有泡是頗常聽見的糖尿腎病徵,其實蛋白尿可分為巨大蛋白尿與微白蛋白尿。巨大蛋白尿指尿液中出現每天超過300毫克白蛋白流失4;微白蛋白尿則顯示尿液出現每天30300毫克的白蛋白4,一般需要化驗才能偵測到。要及早診斷糖尿腎病,最理想是定期檢驗尿液的微白蛋白尿水平和血液中的肌酸肝。丘思欣醫生提醒,尿道發炎、飲食作息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尿液有泡,因此目測小便是否有泡及泡沫多寡也不一定代表腎功能退化,必須儘早求醫及檢查。

改善生活習慣 配合藥物治療延緩病情

一旦腎臟過濾功能轉差而出現蛋白尿或腎功能下降導致排尿減少,可能有肺積水等問題,也會令身體電解質不平衡,引致鉀磷過高。此外,功能正常的腎臟能分泌荷爾蒙製造紅血球,故腎功能較差的患者常見有貧血症狀。由此可見,穩定腎功能是預防或減慢腎衰竭的重要一步,長遠希望達到推遲甚至避免洗腎的目標。醫生一般以肌酸酐計算腎小球過濾率(eGFR),評估腎臟受損程度。正常eGFR應處於 ≥ 90ml/min/1.73m2的水平,如低於60ml/min/1.73m2代表腎功能已明顯受損,低於15ml/min/1.73m2的話開展透析治療刻不容緩5

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要透過飲食控制病情,將糖化血紅素控制在6.5%6,收縮壓(上壓)與舒張壓(下壓)則分別不應高於14090 mmHg7。首先碳水化合物、糖分和鹽分攝取必須適量,倘若已發展成糖尿腎病,還要視乎嚴重程度,評估是否需要奉行低蛋白和低鉀磷飲食,如有疑問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雖然均衡飲食、充足運動、遠離煙酒是老生常談,這些健康生活習慣依然是遠離糖尿病等三高問題的重要一步,可減低併發糖尿腎病的危機。

丘思欣醫生還指出,很多糖尿病患者擔心控制血糖的藥物會傷腎,其實現時很多三高藥物都不會對腎臟構成傷害。相反,如果患者未有跟從醫生指示服藥,或血糖水平嚴重超標,誘發糖尿腎病及其他併發症的機會將大大增加。針對糖尿腎病,改善病情的藥物也不少,例如SGLT2抑制劑、GLP-1受體促效劑等,不但有助改善尿蛋白問題,亦有效減低腎功能下降而導致腎衰竭甚至洗腎的風險8。控制血壓方面,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等降血壓藥物也有保腎作用9。只要正視病情、積極治療,糖尿病患也不一定要與洗腎劃上等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丘思欣醫生叮囑,少鹽、少糖、少油、多纖維的「三低一高」飲食方法有助控制三高病情。



除了血糖水平外,患者還應留意微白蛋白尿與肌酸酐水平,關注血糖之餘也別忽略腎功能指數。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MAT-HK-2200627-1.0-09.2022

References

1. 香港特別行政區. 立法會二十一題:預防糖尿病. 14 December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12/14/P2016121400830.htm

2. D’Marco L, et al. Front Med. 2020;7:199.

3. Ng IHY, et al. Endocrinol Metab. 2018;33:17-32.

4. Chida S, et al. Sci Rep. 2016 May 23;6:26380.

5. Weir VA & Methven S. 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 2020; 50:67-74.

6. Type 2 diabetes in adults: management. Lond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2022 Mar 31.

7. de Boer IH, et al. Diabetes Care. 2017 Sep;40(9):1273-1284.

8. Sarafidis P,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9;34: 208-230.

9. Zhang Y, et al. Drugs. 2020;80:797-811.

上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