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功能正常身體就強壯
《黃帝內經》提出,「肝應東方風木,通於春氣,為陰中之少陽,內合於膽,……肝藏血,為罷極之本。… … 肝主疏泄, 性喜條達。……充筋華爪,開竅於目,在液為淚,在志為怒。」也就是說「春與肝相應」,即春天與肝臟密切相關,應以養肝為主。其中提到的「肝藏血」和「肝主疏泄」,說明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和維護全身氣血的疏通暢達。人體的氣血通暢順達,臟腑才能正常發揮功能,否則氣血瘀滯則百病由生。值得注意的是,春天如果不善調攝,會容易導致肝木旺而克脾土,出現脾土被肝木所困的情況,如腹脹、腹痛等毛病。所謂「四季脾旺不受邪」,在春天除了疏肝利膽之外,還要健脾養胃。脾為後天之本,是人體獲得後天營養的重要途徑。脾胃功能得以正常運轉,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便強健,不受病邪入侵。中醫提出的七情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如果情志變化過度,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其中怒甚則傷肝,思甚則傷脾。因此保持心境開朗樂觀,能達到極佳的護衛肝脾效果,使氣血通暢身體強健。
運動及穴位按壓保健
1 . 散步
因肝主筋, 《老老恒言‧散步》提出「步主筋,步則筋舒而四肢健」;飯後「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閒暇「散步所以養其神」;睡前「散步是以動求靜」,有助於入睡。可見散步運動有舒利關節筋骨、增進運化、調養神氣和流暢氣血等作用。
2. 自我按摩保健
(1)推搓兩脅法:雙手按腋下,順肋骨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20次。
(2)按足三里穴:用左右手拇指按壓對側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左右各按壓15次。
(3)揉三陰交穴:用左右手拇指按壓對側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右各旋按壓15次。
(4)按太沖穴:用左右手拇指按對側足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從骨縫的間隙按壓並沿前後滑動,各20次。
食療養生四則
中醫認為「酸入肝,甘入脾」,因此春天最好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以養脾臟之氣,如山藥、大棗、黑木耳等食物。此外,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升發,要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助陽外洩使肝木生發太過而克傷脾土。
1.玫瑰花茶(疏肝解鬱、理氣和血)
材料:玫瑰花6朵。
做法:將玫瑰花放入保溫壺中,加入
250毫升熱水沖泡10至15分鐘。
2.天麻紅棗魚頭湯
(寧神祛風、健脾補血)
材料:魚頭1個,天麻3 0克,紅棗
4個,當歸10克,白芷10克,生薑3片。
做法:魚頭切兩半,去鰓洗凈,瀝乾水,熱鍋放兩湯匙油,待油六七成熱時放入魚頭,兩面煎香,倒入6碗水,放入天麻、紅棗、當歸、白芷、紅棗(去核)和生薑,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25分鐘。
3.佛手瓜杞子瘦肉湯
(滋肝補腎、理氣和中)
材料:佛手瓜1個,杞子10克,瘦肉200克。
做法:將佛手瓜、杞子和瘦肉加水6碗同煮,待水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
4.黨參白朮茯苓瘦肉湯
(健脾理氣、養血安神)
材料:黨參20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大棗5粒,瘦肉200克。
做法:將黨參、白朮、茯苓,大棗和瘦肉加水8碗同煮,待水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有關仁濟醫院中醫診所資訊,請瀏覽仁濟醫院網頁www.yanchai.org.hk的中醫服務內容。
2024-09-07
2024-09-05
2022-09-16
2022-05-30
2021-03-25
2021-06-16
2020-07-03
2019-07-15
2019-12-21
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