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保養可謂很多人的終生事業,由少年時的青春痘,到年紀漸大接踵而來的色斑、皺紋、鬆弛等問題,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紅腫、痕癢或更嚴重的皮膚疾病,無不叫人頭痛。國際皮膚健康基金會早前舉行了《呵護肌膚 健康之美》的主題活動,希望藉由專家分享護膚知識和建議,提升公眾對皮膚健康的認知。
皮膚問題不勝枚舉 秋冬更要注重護理
皮膚是人體佔比最大,同時對外界環境變化敏感度最高的器官。作為重要的屏障,皮膚角質層彷彿一道磚牆,對內鎖住身體水分避免過度流失,對外抵禦紫外線、微生物和各種物理及化學刺激。然而隨着年紀增加,浮現的皮膚問題不僅局限於對外觀的影響,且與健康息息相關。皮膚老化成因眾多,時值秋冬季節,長者自身皮脂分泌減少,皮膚乾燥和受刺激的情況可能加劇,值得關注。
我們的肌膚大約在40歲左右新陳代謝開始減慢,自我修復能力明顯退化,繼而誘發四大問題:其一,皮膚屏障功能不健全導致水分流失,容易乾燥脫水,產生痕癢不適感;其二,皮膚的免疫力下降,較易受外界刺激影響而併發炎症或感染性皮膚病,如乾燥型濕疹、銀屑病、慢性光化性皮炎等等;其三,皮膚細胞更新能力下降、皮脂分泌減少,導致皮膚鬆弛和下垂,眼尾、額頭等部位的皺紋開始浮現;其四,皮膚對紫外線抵禦能力下降,要注意防曬提防皮膚癌前病變。
護膚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
國際皮膚健康基金會創辦理事、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雲南省皮膚病醫院主任醫師何黎教授表示,六成長者飽受皮膚痕癢問題困擾,建議多做皮膚保養。秋冬氣溫驟降時浸泡在高溫的水中固然舒適,但洗澡後皮膚乾燥問題可能更嚴重,因此長者洗澡時間不應過長,每次10至15分鐘為佳,水溫以攝氏34至36度最理想,並儘量使用含保濕效果、pH值為6至7的溫和性沐浴露。洗完澡後以質地柔軟的毛巾輕輕印乾身體,避免用力擦拭,之後使用護膚品以達到保濕和滋潤效果。
另一方面,很多長者忽略防曬的重要性。紫外線是導致皮膚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紫外線可令更多黑色素產生並積聚於肌膚表層,令皮膚暗沉和色斑增多。長期曝露於紫外線之下,更可能增加患上日光性角化症的皮膚癌前病變風險。何黎教授建議,長者應適當平衡曬太陽的時間,每天15分鐘便足夠,並留意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陽光最猛烈時段,出門可考慮帶備帽子和雨傘以遮陽防曬。適當地曬太陽可讓身體製造足夠維他命D,在預防骨質疏鬆之餘,亦能避免過度曝曬而引發其他皮膚問題。
國際皮膚健康基金會希望藉今次活動推動皮膚疾病研究交流和防治水平,同時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適切支援。
2024-09-07
2024-09-05
2022-09-16
2022-05-30
2021-03-25
2021-06-16
2020-07-03
2019-07-15
2019-12-21
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