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埋藏健康隱憂
來源: 《健康創富》197期    作者: 健康創富    發布時間: 2017-04-14 16:49    838 次瀏覽





前列腺增生容易引致下尿路症狀,如尿頻、排尿不適等,但不少男士諱疾忌醫,容易令病情惡化,甚至併發急性尿瀦流(無法排尿)及腎功能受損等問題。



740歲以上男士

有前列腺病徵

良性前列腺增生則屬於男性年紀老化常見的疾病,家庭醫生江永明表示隨年齡增加,前列腺體積會逐漸擴大,有可能引致一些下尿路症狀,如尿頻、尿急及夜尿增多等儲尿徵狀;又或者如排尿困難、尿流斷續及尿末滴漏等排尿徵狀。有本地調查指出,逾七成40歲以上男士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病徵,可見本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問題普遍。


一般而言患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排尿能力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背後原因與前列腺增大並壓迫或阻塞尿道有關。江永明醫生指出,最令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困擾的問題往往不是排尿力度不足,而是忍受不了經常要去廁所。然而,不少男士誤解前列腺增生問題只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對排尿問題掉以輕心,漠視類似症狀背後埋藏的健康隱憂。


事實上,下尿路症狀並非只與良性前列腺增生有關,如前列腺癌或其他疾病亦可引起類似症狀;而良性前列腺增生本身也有機會引致其他併發症,如血尿、急性尿瀦流、尿失禁、泌尿道感染、膀胱功能受損、膀胱結石及腎臟功能受損等,故此遇上排尿問題時,應及早求醫診斷及治療。一般常見的診斷方法有填寫國際前列腺徵狀評分、肛門指診、前列腺抗原血液測試、泌尿日誌以及尿流率測定等。



綜合治療

有助紓緩症狀

治療方面,常用的前列腺藥物治療有兩種,分別為α受體阻斷劑及5α還原酶抑制劑。α受體阻斷劑為傳統藥物,有助患者放鬆前列腺和膀胱肌肉,增加尿流量,從而改善前列腺肥大所引致的排尿困難問題,但服藥後容易疲倦,約10至15%病人會出現頭暈或頭痛的徵狀。


5α還原酶抑制劑則可降低患者「雙氫睪丸酮」水平,達到縮小前列腺體積的效果,從而改善排尿問題,亦減少了併發急性尿瀦留的風險和需要動手術的可能性。然而,由於這種藥物是透過調節荷爾蒙來改變前列腺體積,故此療程相對較長,患者一般需持續服藥三至六個月後才會發覺徵狀有明顯改善。少於一成患者在服藥後會出現與性功能障礙有關的副作用。


病情較嚴重者可考慮合併使用α受體阻斷劑及5α還原酶抑制劑。前者有助放鬆膀胱及尿道旁的肌肉,在短時間內改善排尿問題,後者則能抑制前列腺生長及縮小其體積,達至縮小前列腺體積的治療目標及減低急性尿瀦留和手術的風險。此藥會引起的副作用包括性慾減退及頭暈。若病人徵狀嚴重、服藥後效果不佳或已出現併發症時,可能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切除部分增生的前列腺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