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藥物療效 避免交互作用
來源: 《健康創富》    作者: 健康創富    發布時間: 2019-12-20 14:19    1172 次瀏覽

大家都聽過某些食物會相沖,不能同時進食;同樣地,有些藥物亦不能與其他藥物、營養補充劑、食物同時服用,否則不但有機會影響藥效,還可能出現交互作用。


飯前飯後服藥大不同


藥物可以是偏向水溶性(Hydrophilic)或油溶性質(Lipophilic),吸收程度亦可能受到胃酸、攝取食物多寡所左右。根據研究結果,如該藥物會受食物影響、較適合單獨使用便會建議在空腹、餐前服用;若該藥物在胃部有食物的情況下可增加吸收或減少引起不適的話,則建議在餐後服用。患者及家屬在用藥前應該先留意配藥標籤上的指示,如有疑問可向註冊藥劑師查詢。


兩藥競爭受體的影響


藥物進入身體後,多數要經過肝臟分解、腎臟排出,其間或會與蛋白、脂肪組織結合,延長處理和排走的時間。由於受體的數量有限,如果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藥物而且競爭同一受體,有關藥物在體內的濃度便會被增加或者降低,較原本建議劑量高的話可能超出安全範圍,而比預期低的濃度則未必能產生藥效。藥廠會將已知的資料列出,惟無法涵蓋所有相互作用。


留意副作用加重的情況


有些藥物如傳統的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常見可引起昏睡的副作用,另外如抗真菌藥、降膽固醇藥等甚至可能影響肝功能。若同時服用會引致同一副作用的藥物,可使該副作用加劇,例如昏睡、肝功能受影響的機會更高,需要密切跟進患者的實際情況,或選擇其他藥物代替。


清楚記錄服用藥物種類

使用藥物的數量愈多,交互作用的情況便愈複雜,尤其是在不同機構就醫、另有服用成藥、中藥等等。有些藥物可以安排相隔數小時分開服用,然而有些藥效影響較長久,只能在當中作出抉擇取捨。


為全面清楚用藥是否安全及有效,應該把所有藥物和營養補充劑作一個完整的記錄,或於覆診時帶同讓醫護人員登記,處方時亦可減少出現交互作用的狀況。




鄭偉瑩小姐
 
屈臣氏藥劑師、香港註冊藥劑師、香港大學戒煙輔導員、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