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與足部反射治療的完美結合(一)
來源: 《健康創富》200期    作者: 健康創富    發布時間: 2017-07-13 16:36    1200 次瀏覽





上一期提及的五行學說較為抽象不易理解,但以中醫結合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五臟六腑的運作,相對的就簡單易懂多了。如果能夠多掌握一些中醫知識,生病時就不會手足無措藥石亂投了。



何謂五臓臟五臓腑

心、脾、肺、腎、肝稱為五臓,臓的功能是藏而不瀉,以儲藏、充盈為主,能藏精氣神而不瀉。小腸、胃、大腸、膀胱、膽稱為五腑,腑的功能是瀉而不藏,以傳送運化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為要。臓的功能機制滿而不能實;腑的功能機制是實而不能滿。臓屬陰,主封藏,主靜;而腑屬陽,是主通達、主動。〔註:另加上心包和三焦合稱六臓六腑,因足部沒有這兩個對應的反射區,所以不在此介紹。〕


接下來將針對五臓和五腑作逐一介紹,方便施行足部反射治療時可以靈活運用。



心的作用

中醫學說認為心為人的主宰,操控生命的一切活動。五臟五腑,四肢百骸、思維情緒的變化,都在心的作用支配下發揮其功能,是生命的根本,主宰靈性活動的變化。所以心被稱為是五臓六腑的大主,精神所繫,又是氣血循環的樞紐。


心主全身的血脈。脈指脈管,而血液運行於脈管中這可透過解剖見到。心臟和血脈之間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輸送營養和氣血循環的相互關係作用上,使進食後來自胃中經化生以後的精微集中到心,由心散發到脈管,而百脈又朝往到肺,然後再把精氣輸布到全身皮膚,這說明心和脈管輸送營養到全身,也體現出大小循環的作用。心合小腸,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合,是一臓一腑互為表裏的關係,這關係主要是基於經絡上的聯繫(心經和小腸經相連接)。心在色為赤(紅色),在竅為舌,是指臟器與外在五官的聯系,又稱舌乃心之苗。



心的病症

(一)精神方面

心藏神,因為恐懼或是思慮過度會傷及心神,引致心氣虛衰,心虛則脾弱(火本能生土,因火弱不能生土,故脾弱,脾主運化和肌肉)。從臨床觀察所得,常見到由於思慮過度和恐懼影響生理機能,因而食慾減退睡眠不安,導致肌肉消瘦皮膚毛色枯焦等症狀。我們可從情緒表現中喜笑悲哀的多寡去推斷一個人心氣虛實的情況,事實上人的身體精神健旺自然開心快樂;身體虚弱心情多會悲觀。由於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停,神不足則悲莫名。總之精神受刺激會引起心的病症,心的毛病並非只會引致心臟病那麼簡單。


(二)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是指有若干症狀是由於心與腎在功能機制上失去了互相為用的結果,臨床表現是失眠、健忘、心神浮越不安、精神散亂等。心屬火,腎屬水,人的生命就靠心火與腎水的相互升降去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註:心的症狀還包括出血和血液循環阻礙,身體發熱、各種癢痛、瘡毒,心胸䝱胁滿痛等,由於篇幅所限在此不詳細介紹。〕



將中醫理論套用在

足部反射治療上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在治療時按不同臓腑經絡或處方中藥、針灸施治,這必須由中醫師負責且需投入時間耐性,加上病人的配合才能見到效果,不足之處是病人無法直接參與。


無論甚麼病總與五臓六腑有關。足療理論中,各個器官在雙腳都有各自的反應區,操作起來可說簡單、方便又直接。在面對上述提及的疾病時,只要對應心臟反射區加以按摩和刺激,就會對症狀產生幫助及緩解。自己替自己按摩保健絕對是易如反掌,對不同的症狀進行足療就好比自己弄碟小菜,最初確實要下工夫但工多藝熟,慢慢地自然有進步和突破。我一向鼓勵我的學生先由自己的毛病入手,能解決自身不適就可以逐步建立信心為家人治療。


由於足療對失眠問題很有幫助,現在以失眠(不論哪一種原因引致的)為例,解釋在施行足部反射治療時,如何將足療和中醫學理論相互配合運用,以增強治療效果。



足部反射區應用

失眠的原因非常複雜且因人而異,長期失眠對心理和生理都有影響,從足療角度可以從放鬆身心入手。按摩雙腳本身已有放鬆的功效,刺激大拇趾(大腦、小腦、腦下垂體和甲狀腺反射區)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調節荷爾蒙分泌,改善新陳代謝;刺激全部1 0根腳趾(頭部、眼和耳反射區)可以改善頭部和五官的血液循環;刺激足弓位(脊椎反射區、中樞神經系統)可以調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協調大腦和神經系統之間的訊息傳遞,對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肌肉緊張和疼痛都有幫助。除了主症問題外,也可以針對周邊症狀對症按摩,如同時加強肩、頸反射區的刺激,可以紓緩因失眠引起的肩頸痛,以上是足部反射學的應用。



中醫學知識的臨床運用(心腎不交引致失眠)




(照片由陳健民先生提供)

心藏神,心神影響思維情緒,神不安自然難入睡。心屬火,火盛則惡熱,煩燥易怒,心神不寧;刺激心臟反射區除了改善血液循環外,可以安定心神。



(照片由陳健民先生提供)



腎藏精,主先天,有封藏無力。腎又藏志,精氣奪則虛,驚徨失措。腎屬水,水多則惡寒,倦怠無力。所以欲補心必先實腎,欲補腎必先寧心,這就是所謂「交心腎」的治療原則。心腎二臓關係全身的氣血陰陽,刺激心和腎的反射區可以調整心腎的機能,不單止對失眠有幫助,而且對任何體質的人、任何毛病都有幫助,這個方向一定不會錯,以上是中醫理論的分析和應用。



*如對自己的健康或有關足部反射治療按摩有任何疑問,歡迎瀏覽作者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ot.master.clemens.chan。





      
      





陳健民先生 

英國註冊足部反射治療師、足部反射學講師。
目前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客席講師,並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香港護理員協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