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笑瑜珈 助我拋開病中情緒、重得歡樂
來源: 《健康創富》216期    作者: 健康創富    發布時間: 2018-12-18 09:49    1033 次瀏覽







大家都叫我麻生,是位銀屑病患者。10幾歲時就罹病,那時症狀很輕微,聽聞多游水、曬太陽會好便去試了,如此堅持了幾年真的不藥而癒。後來成家立室、生兒育女都相安無事,一直到我40歲突然復發,會全身脫皮症狀嚴重了很多,因為這個病我和妻子最後也分開了。當中也有過不開心,但比起自怨自艾我更願意積極應對,記得有次搭地鐵我穿了件短袖。那時沒甚麼人認識銀屑病都覺得會傳染,我一坐下去兩旁的人就慌忙彈開,我就想這樣更好,我坐得更舒服。


控制銀屑病  再痛也要運動

一次偶然經過中央圖書館,見到銀屑病與關節炎的醫學講座,聽了講座才知道我以為是工作勞損引致的全身骨痛、手指難伸直等症狀,都是銀屑病關節炎所致,是免疫系統把皮膚和關節當成敵人攻擊,令關節發炎變形。醫生說要「未病先治」,要在關節未變形前養成運動的習慣延緩病程,還要多休息、改善飲食習慣、保持開朗才能控制病情。於是我耍太極、踏單車……,儘管連正常走路都會痛我還是堅持運動,骨痛和手指的情況就慢慢得到改善。透過這個講座,我更在復康會找到一班同路人、成立了銀屑護關會,我也是它的創會成員。


愛笑瑜珈  哈哈聲中找回健康

另一個偶然機會是接觸到愛笑瑜珈。初時以為是那種要拉手拉腳的瑜珈,後來發現不是,聽着學員嘻嘻哈哈的笑聲覺得很有趣,試着去學以後整個人變得輕鬆開心,關節炎大大改善連止痛藥也不用再吃。適逢愛笑瑜珈的創辦人Dr. Madan Kataria到台灣開班,我也藉機報了訓練,自此成為愛笑導師。回來後我向新健社自薦開辦了第一個愛笑瑜珈班,又在迴響良好的情況下設立了愛笑俱樂部,後來還與朋友組成愛笑銀齡義工隊,目的是向不同病患及長者推廣愛笑瑜珈。


我自小敢於挑戰又愛求真,總是想到就要行動,這是幫助我走出一個個難關的原因。回想患病經歷當中不乏機緣,我信是上天的安排,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伸手去捉住這些機緣,而不是等別人送給你。起初報讀愛笑瑜珈班,差點因人數不足開班不成,我趕緊拉了幾位朋友一起學這才成事。為使愛笑瑜珈更切合長者需要,我更報讀了長者學苑的長者心理學,將知識與愛笑瑜珈結合,讓長者更能享受箇中樂趣。雖然生活很忙但我忙得很快樂,那種快樂不是吃喝玩樂的樂,是幫助到他人而發自內心得到的長久之樂。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病人互助發展中心

查詢電話:27943010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病人互助發展中心」致力為長期病患者自助組織及互助小組提供支援,促進病人互助及團結力量;亦為想成立自助組織的長期病患者提供諮詢服務。現為病人自助組織舉辦愛笑組長培訓課程及愛笑俱樂部,這運動不但可提升參加者心、肺、四肢、腦部運作功能,更有助減壓,提升開心指數。以下是一位銀屑病患者麻生的分享。


文、圖: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病人互助發展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