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在飲食上不加節制,加上缺乏運動、作息不定時,使近年患上糖尿病的人口有增無減。日前由《健康創富》雜誌主辦、德國華威藥廠贊助的「糖尿病迷思解惑」講座,便請來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楊鐸輝醫生分享治療之道,並對坊間的錯誤觀念作出指正。
症狀多不明顯 難以察覺患病
現時本港有70萬人屬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0%,估計至2030年患者更會突破100萬。此症是一種內分泌代謝不正常的慢性疾病,當胰臟未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又或人體無法適當運用胰島素,葡萄糖就會在血液中累積使血糖上升,並逐漸形成糖尿病。楊鐸輝醫生指出,本港絕大多數糖尿個案均屬2型糖尿病,其致病成因包括超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水平、缺乏運動等。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容易疲倦、傷口不易癒合、尿頻、視力模糊、體重減輕、經常口渴口乾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初期均沒有明顯病徵,以致未能及早發現患病。倘若懷疑患上糖尿病,醫生可為患者量度空腹血糖,或檢驗糖化血紅素(HbA1c),如發現空腹血糖7度或以上,或糖化血紅素的水平達6.5%或以上,便可確診患病。糖化血紅素是相當具參考價值的指標,能反映患者過去兩至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若糖尿病未能得到妥善處理及控制,有機會出現多種併發症,其中常見的包括神經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使部分患者需截除下肢;而視網膜病變更是成人(處於在職年齡者)失明的主要成因。此外,糖尿病亦可誘發心血管疾病、中風或糖尿性腎病,嚴重損害人體健康,更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大原因。
要有效管控糖尿病病情, 就必須嚴格控制HbA1c、血壓及膽固醇的水平。一般來說,最理想的是把HbA1c維持在6.5%以下;血壓在130/80mmHg以下;壞膽固醇水平亦應儘量保持在2.6 mmol/L以下為宜。治療需從日常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三方面入手,方能達致以上指標。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進食高糖分、高鹽分、高脂肪的食物,例如醃製肉類、豬腩肉、鵝肝等,要多吃未經加工的高纖維食物,包括蔬菜、麥糠、燕麥等。而恆常的運動亦是治療此症的重要一環,有助改善胰島素抗拒性,從而維持或減低血糖水平。建議患者每星期最少進行三至五次中度耐力性訓練,每次為時30至50分鐘。至於藥物治療方面,醫生大多會處方甲福明予患者,如有需要可額外處方其他口服降糖藥以助進一步穩定病情。假如血糖仍未受控,患者或需接受胰島素治療。
應完整記錄餐前餐後血糖水平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監察血糖水平至關重要。楊鐸輝醫生提醒,有些人認為僅量度空腹血糖值已足夠監控病情,事實上這是極為錯誤的觀念。他建議患者可安排一天量度早、午、晚三餐的餐前血糖;而另一天則量度三餐的餐後血糖,這樣就可完整而清晰地反映血糖走勢,並供醫生考慮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2023-12-19
2023-12-19
2023-11-01
2023-09-25
2023-09-25
2023-07-21
2023-07-11
2023-07-11
2023-06-16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