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港疫情嚴峻,新增確診個案急增,醫療系統幾近不勝負荷。大家身邊可能都出現了至少一至兩位確診者,一時間你又知道自己算是密切接觸者嗎?隨着確診數字飆升,緊急救護召喚目標召達時間亦跌至極不理想的情況(30.81%)。一旦確診又未能立即送院,應怎樣處理?
Q: 身邊有人確診,我是密切接觸者嗎?
A: 一般而言,追溯期由確診者發病日期前兩天起計;無徵狀患者則以呈陽性之樣本的採集日期前兩天起計。密切接觸者是指確診者的同住家人,或跟確診者有面對面密切接觸的人士(尤其當確診者沒戴口罩時,例如一同用膳)。當局強調,密切接觸者的界定會根據相關個別情況。如有懷疑應該儘快進行檢測。
Q: 透過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檢測出陽性,該怎麼辦?
A: 有關個案會列入「新冠病毒病人入院分配系統」,惟現時醫院無法接收所有個案,會優先處理風險較高人士或病情嚴重患者,將有需要的病人移送醫院,其他感染人士會按序移送往社區隔離設施。送往醫院或隔離中心前,在家中的防疫措施請參考下文。
Q: 透過快速測試套裝檢測出陽性,該怎麼辦?
A: 一旦自行檢測的快速測試包呈陽性,政府計劃無須再前往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接受核酸檢測,患者可透過網上系統直接登記陽性結果,直接被視為陽性個案再作跟進。如有懷疑可先自行再作檢測。送往醫院或隔離中心前,在家中的防疫措施請參考下文。
Q: 檢測陽性但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該怎麼辦?
A: 如果檢出陽性的患者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應在家中耐心等待,並做好以下措施:
- 留在自己的房間內,關上房門
- 盡量避免與其他同住人士有面對面的接觸、共同進餐或共享私人物品
- 如需要離開房間,須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
- 時常清潔雙手
- 儘可能打開窗戶以保持單位空氣流通
- 每天清潔和以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家居環境
- 如需要共用洗手間,應在每次使用後即時清潔和消毒
- 每星期至少一次把約半公升清水倒入每個地台排水口
等候入住隔離設施期間,患者如有任何疑問,亦可致電醫院管理局熱線1836 115(每天上午8時至晚上10時),會有專人解答等候期間的醫療查詢及提供感染控制建議。
Q: 檢測陽性並出現病徵,該怎麼辦?
A: 需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每天量度體溫兩次。如出現以下徵狀時,需要直接前往急症室:
- 服用退燒藥後仍然發燒超過攝氏38.5度,並持續多於兩天
- 體温低於攝氏35度
- 抽搐
- 呼吸困難或氣促
- 失語或不能行動
- 不能甦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 胸部或腹部疼痛
- 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
- 虛弱或腳步不穩
- 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婦)
- 持續不能飲食、腹瀉和嘔吐多於兩天
醫院管理局已啟動「指定診所」,協助處理病況較輕微的感染人士,得以接受適當的診治。患者可透過預約抗疫專用的士免費往返指定診所,詳情請按此。
2021-07-19
2021-06-23
2021-03-30
2021-02-08
2020-01-06
2019-12-24
2019-12-19
2019-12-12
2019-12-11
2019-12-02